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網 在11月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津經開區正式發布《構建“政企同行·有需必應”全周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這一方案是經開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服務質效的重要舉措,標志著泰達企業服務工作邁入系統化、數字化、全周期的新階段。
三級服務 從“解難題”到“作引領”
作為天津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天津經開區面對區域企業體量大、業態多元、需求復雜的實際情況,打造了這套更具前瞻性、系統性和實操性的“升級版”服務方案。方案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宗旨,堅持“有需必應、無事不擾”原則,提出“服務全周期、資源全覆蓋、問題全統籌”的總體目標。
該方案將于2025年11月中旬正式落地,計劃到2025年年底前全面形成服務體系和資源賦能格局。到2027年年底前,力爭完成營商環境由“響應式”向“引領式”的全面躍升。為實現這一目標,經開區構建了“基礎響應—發展賦能—引領躍升”三級服務體系,推動企業服務從“解難題”向“促發展”再到“作引領”的遞進升級。
三方資源 確保需求“有人接、有人管、有人跟”
資源整合是本次實施方案的亮點之一。天津經開區著力整合政府、平臺、社會三方資源,構建多元一體、縱橫交錯的服務網絡。在政府端,經開區圍繞“一區多園”布局,區域配備了78名專職服務管家,覆蓋全部經營主體,確保每家企業都有專人對接。
在平臺端,經開區統籌搭建了“天上一朵云”——企業服務云平臺、“掌間一個號”——25208080營商環境專線、“地上一扇門”——迎商中心“政企同行”專窗,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
在社會端,經開區政務服務辦依托銀行網點、郵局、重點樓宇等共建不少于20個迎商工作站點,進一步強化與水電氣熱等專業大廳的協同合作,并持續深化與70家商協會、130家合作機構的聯絡,廣泛收集企業的隱性需求。
全周期服務 精準匹配企業需求
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天津經開區設計了精準化、差異化的服務內容。基礎型服務聚焦訴求閉環響應,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熱線等多渠道收集問題,一般事項即時解答,復雜事項生成工單派發,所有工單7日內辦結,并進行滿意度回訪。發展型服務聚焦資源賦能,籌建園區、樓宇、協會“三張矩陣”,覆蓋新能源、國際投資等20個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政企會商、銀企校企對接。
引領型服務則聚焦品牌塑造,構建“海外+國內”雙軌服務網絡,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21個海外工作站,在國內13個城市設立運營中心,建立“1小時響應—24小時匹配—7天屬地執行”的高效機制,通過建設“津品出海”跨境數字營銷基地、中國(北方)短劇出海基地,全力助力企業全球化布局。
“有需必應”與“無事不擾”間的平衡之道
面對企業擔心的政府服務可能變成“頻繁走訪”“強制參會”而影響正常經營的問題,天津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設計之初就把“有需必應、無事不擾”作為基本原則貫穿始終。“我們非常理解企業的擔憂。過去一些地方確實存在‘運動式’服務、‘打卡式’走訪,甚至把‘服務次數’作為考核指標,結果反而增加了企業負擔。”
“有需必應是對企業的承諾。”該負責人強調,當企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8080營商環境專線、企業服務云平臺或專屬服務管家隨時反映,“我們承諾做到‘三個第一’,即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對接、第一時間推動解決。”
“無事不擾”則是對企業的尊重。服務管家的工作方式是“預約式對接、清單式服務”——只有在企業主動聯系、明確需要支持,或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企業可能面臨風險時,才會主動介入,且必須提前預約、帶著解決方案上門。“服務的最高價值,是讓企業安心發展,而不是為應對服務而分心。”該負責人表示,“真正的營商環境,是‘潤物細無聲’的陪伴,而不是‘轟轟烈烈’的打擾。”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以“政企同行·有需必應”全周期服務體系發布為契機,天津經開區將堅持“有需必應、無事不擾”,做到“企業有呼、政必有應”。通過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建設,經開區正努力打造讓企業家安心創業、放心投資、舒心發展的營商沃土,真正讓企業感受到“泰達服務”的誠意與效能。(齊天寶報道 圖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