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卜文娟
報告選取美國紐約、波士頓、舊金山,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德國柏林等全球23個樣本城市,其中包含北京、上海、深圳、香港4個中國城市,圍繞數智基建支撐、數字產業引領、數字創新策源、數字開放合作等6個維度,開展數字經濟發展全面評估和綜合排名。結果顯示,舊金山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總得分居首位,北京、紐約、倫敦和華盛頓位列其后。其中,北京在數字創新策源方面處于全球引領位置。
記者從北京市經信局7月2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數字經濟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取得突破,新質生產力得到有效培育。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6成。
早在2021年北京發布的《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就明確,北京通過5至10年的接續努力,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今年上半年以來,北京努力建設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目前已躋身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數字經濟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新型基礎設施超前布局,塑造競爭新優勢,積蓄發展新動能。
>> 數字測繪技術為人們認識和保護北京中軸線帶來新的可能。圖為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團隊成員在永定門前作業(7月17日攝)。7月2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攝
01
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
近日,在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據要素與新質生產力專題論壇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團隊發布的《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通過測算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數,明確指出北京已躋身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
報告顯示,北京數字經濟標桿企業已形成集群,初具全球影響力。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探索數據要素市場改革路徑,取得積極成效。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從數據運營、技術應用、管理體制等方面持續取得突破。區域協同格局持續深化,“五群六鏈五廊”推動京津冀數字經濟協同發展,“一區一品”特色凸顯。網絡、算力、新技術、城市融合基礎設施處于領先地位。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優勢鞏固,算力協同一體化實現能級躍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持續迭代,車路云一體化協同增強。人工智能大模型賽道優勢突出,多產業、跨區域、多領域算力體系加速形成。人工智能人才加速集聚,人才儲備占比領跑全國。
躋身“第一梯隊”的北京,做了哪些努力?
據介紹,今年北京穩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半年,北京市新建5G基站1.42萬個,累計建設12.1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55個,全國居首。算力基礎設施“一廊四極”結構不斷深化,全市現已形成超2萬P的智能算力供給規模。傳統數據中心加快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全市數據中心上半年累計消納綠電2.88億千瓦時,已超去年全年消納量。
有效促進數據要素高效配置。據了解,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啟動建設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與此同時,在數據要素市場示范獎勵、算力券等政策的帶動下,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半年新增數據交易金額15.34億元,新增算力交易金額22.98億元。
不斷推動產業數字化提質加速。上半年,北京市新增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家,累計已達14家。數字人民幣全面開展示范應用,豐臺區率先實現區級財政統發數字人民幣工資全覆蓋。北京城市碼時空標識數據服務系統建成,成為全國首個城市級時空編碼設施。
“作為科技創新領軍城市,北京數字技術創新活力不斷釋放,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核心驅動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杜雯翠表示,北京在多方面相對優勢顯著,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發明專利數量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屬于“全球領跑城市”,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為其數智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2
打好數字人才建設“組合拳”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帶來持續高漲的數字人才需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數字人才緊俏,而數字人才的培養需要多方共同發力,打好“組合拳”,共下數字人才培養“一盤棋”。
今年4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9部門共同發布《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方案涵蓋培養重點隊伍、打造培育平臺、完善發展機制、加強組織保障4大板塊16項舉措,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扎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為數字人才培育按下“快進鍵”。
北京也將持續加強數字領域重點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數字人才。
其中,人才隊伍培養方面,北京將著力培養數字戰略科學家、數字領軍人才、數字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等4類數字領域人才隊伍。為此,北京將通過引進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支持留學回國數字人才創新創業、組織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回國服務,發現和培養戰略科學家,并形成人才梯隊;將通過培訓、研修等方式,提升首席數據官和企業管理人員數字能力素質;將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大力培育數字技術人才隊伍;將持續開展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專業設置工作,完善動態優化調整機制,支持技工院校開展數字技能社會培訓。
同時,北京將支持數字領軍人才成長,鼓勵各單位設立首席數據官。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唐建國介紹,北京將繼續深化首席數據官培訓,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培養更多具備國際視野和實戰能力的企業首席數據官。
據悉,“企業首席數據官”素養能力培訓,到今年共培訓300余人。對接企業、院校,大力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訓項目,舉辦智能制造、區塊鏈、大數據等專業領域的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訓班,培訓數字技術工程師共500余人。此外,近5年,北京共舉辦數字技術領域高級研修班83個,培訓專業技術人員5000余人。
03
完成數字經濟增加值7.5%的年度增長目標
根據《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還需從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在制度建設、重點行業、技術路徑、發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進一步降低數字經濟領域新業態新模式的市場準入門檻等方面促進未來發展。
北京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取得系列成效的同時,北京市也面臨著數據基礎制度仍需進一步創新、人工智能大模型有待實現商業模式突破等問題。下一步,北京將繼續加強政策創新,落實重點項目,引育優質企業,完成數字經濟增加值7.5%的年度增長目標。
據悉,按照年度工作要點,北京將切實推動完成如下任務。
一是鞏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效。繼續加力擴大5G網絡覆蓋范圍,組織運營商加快5G-A基站的試點部署,開展6G技術攻關。建設長安鏈·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加快本地大規模智能訓推一體算力集群建設,建成運營智能算力互聯互通和運行服務平臺。
二是進一步繁榮數據要素市場。落實數據先行區專項招商引資政策,爭取一批示范項目落地先行區,擴大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運營規模。完成醫院數據流通擴大試點,爭取數據交易額破億元。支持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暢通數據資產化流程,提升在國內外的行業和市場影響力。
三是持續提升數字產業能級。實施《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依托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伙伴生態,深化供需對接。形成大模型落地應用商業閉環。抓緊低空經濟、6G等新興產業的謀劃布局。
四是縱深推進數字化賦能。按計劃完成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驗收,支持制造業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數字貿易港,不斷拓展全環節可操作的貿易數字化網絡。完善全市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擴面增量。
五是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認真落實《北京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建立數字戰略科學家、首席數據官、數字工程師等人才隊伍體系。協調推進“一區一品”格局深化打造特色產業。落實《全球數字經濟伙伴城市合作倡議》,組織開展數字經濟企業出海行動。